首页

国产圣水视频

时间:2025-05-24 20:06:22 作者:澳门教青局:鼓励澳门高校为在美留学生提供转学便利 浏览量:88766

  中新社香港10月12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拥有高水平的医疗专业和高效率的医疗卫生体系,是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本届特区政府善用香港所长及跨境医疗协作之便,以创新思维循序渐进地展开医疗体制改革,正朝着建设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医疗卫生界议员林哲玄看来,香港医疗发展的优势与短板一目了然:香港的医疗系统及专业人员一向以高效率、灵活且与国际标准高度接轨著称,但也长年苦于人手短缺;香港的大学在医学领域拥有一流的学者,但在临床研究等方面缺乏庞大人群为病例数据支撑......

  从近年出台的各项措施来看,特区政府显然已找到解决之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与区内其他城市优势互补。林哲玄对此深表认可,认为是“很聪明的做法”,他将这些政策形容为“一块又一块拼图”,正逐步拼凑起香港医疗发展蓝图。

  “香港与中国内地无论是在医疗体制、医院管理模式,还是在临床治疗、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有不少值得互学互鉴的地方。”香港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主席范鸿龄对记者举例指,内地人口和病例相对较多,有更多丰富的案例及教材,两地双向交流绝对有利于共同提升医疗水平。

  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无疑是其中一块重要拼图。自2022年起,医管局开展了“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涵盖医生、护士、放射师及物理师等不同临床医护专业。

  范鸿龄表示,计划已成功完成第一期,现在正展开第二期。他认为,这些交流项目重“量”又重“质”,交流涵盖的职系、专科及范畴之广,参与及接触的工作内容之深,都是前所未见,不仅一定程度协助纾缓了香港公营医疗系统的人手压力,亦有助于香港乃至大湾区整体医护人才库的建立和水平提升。

  另一块拼图则是建立国际临床试验枢纽。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靠香港自己不足够,还要联系大湾区其他城市。”林哲玄指出,仅从最实际的临床试验病人基数及医疗仪器数量来看,大湾区的优势已不言自明,若两地实现数据分享、科研合作,必然可发挥“1+1>2”的效益。林哲玄向记者展示了他递交给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建议书,当中便提到应推进两地科研互通,开启科研数据等的绿色通道。

  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医卫局)正全力筹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预计试验所可于2024年第四季度内开始营运。医卫局亦一直积极与深圳市政府紧密沟通,商讨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深圳及香港园区共同建设临床试验协作平台,以“一区两园”模式协同发展临床试验。

  而下一步,林哲玄认为,就是利用香港国际化及制度优势,吸引国际大型药厂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以此为基地进行药物研究开发,以便进军庞大的内地市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香港医疗卫生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今天我们是全球最长寿的地方,有健全的疫苗接种系统,婴儿夭折率及孕产妇死亡率位于全球最低水平。”林哲玄说,这反映出香港医疗卫生服务多年来发展的丰硕成果,但这些还不足以令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还需要通过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加快产学研一体化。

  范鸿龄亦强调跨境医疗协作的重要性。他表示,医管局会继续深化与内地不同城市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相关机构合作,以求提升两地医疗服务水平,应对人口老化挑战,为广大市民健康福祉作更大贡献。(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知识产权局:上半年累计指导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66件

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8月27日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获悉,由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网通院)参与研制的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主反射体,当天下午在吉林省长白山顺利吊装,标志着天线机械架设初步完成,为后续伺服调试及电气验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习卡丨“关键一课”上,习近平阐释一个重大原则和“四对关系”

中指研究院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国百强企业拿地总额157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大幅增长30.6%,虽较1月同比增速有所下降,但拿地意愿持续恢复。

道中华丨为什么现代诗人不能像古代诗人那样写诗

中钢协数据显示,上半年,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营业收入为3.19万亿元,同比下降5.56%,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06%,收入降幅大于成本降幅2.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30亿元,同比下降68.8%;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03%,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亏损面达到44.6%,比去年同期上升17.4个百分点。

江西崇义“巧手妈妈”编织就业增收梦

72次会议中,“落实”一词贯穿始终,在公开报道里共出现300多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重大改革落实情况汇报,重点了解改革举措落实情况,部署改革推进的步骤和次序。

超5000列!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

丝路迢迢,通达八方。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唯有不断完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才能携手各国共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